循环水系统的清洗在循环水保养是首要而且是最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内容有:A、人工清扫B、系统水洗C、系统化学清洗D、系统预膜
循环水系统的构成一般有:管路、能量交换装置、储水装置等。工厂在建成投产前,为清除与冷却水接触的管道和热交换器中的油污、焊炸、锈瘤、泥砂以及碎屑等杂物,常需要进行一些清洗工作。当工厂投产运行一定时间后,循环水在运行过程中受物理或化学条件的影响,或循环水水质处理不理想,常会产生一些生物粘泥和盐类沉积物以及腐蚀产物等,这些污染物直接影响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和管道过水面积,因此必须进行系统水洗和化学清洗。这两种不同阶段的清洗都是为了维护工艺正常操作和保证热交换器的最佳冷却效率的有效措施,清洗还是循环水系统预膜处理的必要条件。因此循环水系统无论是在初次使用还是使用过程中都应进行系统清洗;是循环水保养处理的最重要的环节。
1人工清扫
向循环冷却水系统注水前人工清扫集水池,彻底清除池中的泥沙等一切杂物,这一步很重要。
2系统水洗
2.1、向集水池补水,不必完全补满,只需足够的水供循环泵抽吸即可;
2.2、开启循环泵,并将循环量提至最大;
2.3、在水洗过程中,每20分钟分析一次浊度,并绘制变化曲线;
2.4、随着循环时间的延长,循环水的浊度会升高。当其升至最高时,可停止水洗,将水排干,这步操作需要24 小时左右;
2.5、如果水洗浊度上升并不明显,可直接进入下一步操作;
2.6、说明
a、水洗期间如果浊度上升明显最好水洗结束后将水放干,再次清扫集水池,为下一步预膜和正常运行提供有利条件;
b、如果循环水的浊度低于20mg/L的话,可以直接进行化学清洗操作。
3系统化学清洗
3..1化学清洗的目的
全系统化学清洗的目的是将系统中所有换热器中的油污、腐蚀产物、污垢等清洗干净,提高系统换热效率,并使其表面得到活化,为预膜打好基础。
3.2化学清洗的步骤
粘泥剥离→除垢及腐蚀产物→置换→预膜→置换
3.2.1准备工作
(1)成立在线清洗小组,协调解决清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清洗中需特别关注的部位,要定时、定员观察,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2)对循环水系统加药装置(人工加药除外)、排污阀门、补充水阀门、PH仪表、补、排水流量计等逐一确认,使其能满足清洗时加药、排污和补水需要,若不能满足,应采取临时措施。
(3)将化学清洗及预膜所需药品运到现场,调试好加药装置(人工加药除外),按要求作好各项分析准备。
3.2.2 化学清洗
(1)首先查看集水池液位,调整循环水池液位到安全水位,并使循环冷却水流量到最大;
(2)分析循环冷却水中PH、浊度、碱度、总铁及硬度;
(3)在清洗过程中,所有进水换热设备必须开启阀门至最大,以保证清洗效果;
(4)根据系统贮水量向系统加药。循环一小时后,分析检测循环水系统的PH值;
(5)如果循环水的PH高于控制指标,则应继续补加清洗剂,且清洗剂应缓慢投加,并应随时监测循环水的PH值,使其控制在5.0以上;
(6)如果系统比较脏,所以在清洗进行到6小时左右时,清洗下来的各种产物比较多,水的浊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应对系统进行排放,然后再重新补水,继续补加清洗剂。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被清洗下来的各种成份的浓度过高而产生二次沉积,另一个目的是延长清洗时间,完成对系统的彻底清洗,具体清洗时间应根据现场变化情况而定。当指标不再上升时可停止清洗,一般清洗时间为24小时左右,具体视清洗状况而定;
(8)清洗期间会有少量泡沫产生,此时可适量投加消泡剂进行消泡,投加浓度一般为100ppm左右,但完全消去泡沫是没有必要的;
(9)清洗期间尽量不排污、不补水,以免降低清洗剂的浓度。如浓度降低应及时补加清洗剂;
(10)化学清洗时间应根据系统浊度、等相关离子浓度而定,一般清洗时间为24小时。
(11)清洗结束后尽量将水排空,然后再补充一次水进行置换。
(13)说明:
a、分析频率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b、在化学清洗过程中,如果由于清洗剂投加量过大导致循环水PH低于5.0以下时,应向系统投加适量的液碱或对循环水系统进行适当的置换,保证循环水的PH在控制指标范围内;
4.4系统预膜
4.4.1预膜的目的
预膜处理是为了保护金属表面免遭腐蚀,而利用化学药剂中的某些成份与冷却水中的两价金属离子(如Ca2+、Zn2+、Fe2+等)形成络合物,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非常薄的、致密的防护膜,牢固地粘附在金属表面上,从而抑制冷却水对金属的腐蚀,也包括防止微生物的腐蚀,这种膜常被称为保护膜或防蚀膜。实践证明,冷却水系统的清洗与预膜处理是减少腐蚀、提高热交换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保证长期连续生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清洗与预膜是当前冷却水系统处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